131-8271-1383
粉末喷涂常见问题

热搜关键词: 粉末喷涂件 电泳件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常见问答

粉末喷涂后出现气泡是什么原因?

粉末喷涂作为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,广泛应用于金属、家具、汽车零部件等行业。然而,在实际操作中,喷涂后出现气泡是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,不仅影响产品外观,还可能降低涂层的防护性能。本文将深入分析粉末喷涂后气泡产生的原因,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。


一、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

1. 基材表面处理不彻底

基材表面的油污、锈迹、水分或残留化学物质(如脱脂剂、磷化液等)未完全清除,喷涂后在高温固化过程中挥发,导致涂层内部形成气泡。


2. 粉末涂料受潮或污染

粉末涂料若储存不当(如暴露在潮湿环境中),吸潮后喷涂,在固化时水分蒸发形成气泡。此外,混入杂质或不同批次粉末混合使用也可能导致相容性问题,引发气泡。


3. 喷涂工艺参数不当

电压过高或过低:静电喷涂时,电压过高可能导致粉末过度带电,形成不均匀涂层;电压过低则可能使粉末吸附不牢,固化后出现气泡。

喷枪距离不合适:喷枪距离过近易造成涂层过厚,内部溶剂或气体难以逸出;距离过远则可能导致粉末附着不紧密。

固化温度与时间不匹配:固化炉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,涂层表面迅速固化,内部挥发物无法排出;温度过低或时间不足,则涂层未完全固化,易产生气泡。


4. 压缩空气质量问题

压缩空气中若含有水分或油分,喷涂时会混入粉末中,固化时形成气泡。


5. 基材本身问题

某些多孔材料(如铸件)或焊接件存在微小气孔,喷涂后受热时内部气体膨胀,导致涂层起泡。


二、解决气泡问题的有效措施

1. 优化前处理工艺

彻底清洁基材,确保无油污、锈迹和水分残留。

采用适当的化学处理(如磷化、钝化),增强涂层附着力。


2. 严格控制粉末涂料质量

确保粉末储存环境干燥,使用前进行筛分,避免结块或受潮。

避免不同批次或不同配方的粉末混合使用。


3. 调整喷涂参数

合理设置静电电压(通常建议在40-80kV之间)。

控制喷枪距离(一般保持在15-30cm)。

采用多层薄涂方式,避免单次喷涂过厚。


4. 确保压缩空气洁净

加装油水分离器,定期排放压缩空气管路中的冷凝水。


5. 优化固化工艺

根据粉末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,设定合适的固化温度和时间,确保涂层充分固化且内部气体完全排出。


6. 针对特殊基材的处理

对于多孔或焊接件,可先进行封闭处理(如使用底漆或高温填充剂),减少气体逸出风险。


三、结语

粉末喷涂气泡问题涉及多个环节,需从基材处理、粉末质量、喷涂工艺、固化条件等方面综合排查。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严格质量控制,可有效减少气泡产生,提升涂层质量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员工培训,建立标准化操作规范,以确保喷涂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

案例展示 / Hot CASE

咨询热线

131-8271-1383